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史和党史工作,特别是今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是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中国画学院从党史这一“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营养剂”中汲取创作灵感,开展了“寻迹党史,感悟初心”党史学习教育。
1949年1月15日凌晨5时,解放军们在金汤桥上胜利会师,因此金汤桥成为象征天津解放的标志性建筑。
历史回顾
1949年1月14日上午10时,人民解放军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向国民党守军发起总攻击,打响了解放天津的战役。经过一番激战,在突破外围城防后,于15日凌晨5时30分,东西对进的人民解放军在金汤桥会师,鲜艳的红旗插上了桥头,完成了“拦腰斩断”作战目标,切断了国民党守军的南北联系,打乱了其作战部署,彻底动摇了国民党守军的信心。人民解放军胜利会师于金汤桥成为全歼守敌的关键,金汤桥就此成为了天津获得新生的起点。
在这春意盎然的时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院于4月10日下午1:30来到此地,寻找红色历史印迹,重温红色历史。




同学们纷纷在绘本上留下参观学习感悟,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吧:

今天我和同学们来到这里,看到奥匈帝国使馆门前这座雕塑,我感慨万千。雕塑顶部三人高举一面旗帜,以虔诚又热烈的姿态迎接希望,如同在革命之路上为信仰点亮明灯的引路人。旗帜之下,是紧张备战的士兵。思及至此,我想起在炮火中倒下的英烈们。革命是用鲜血浇灌的红色,是前仆后继不惧死亡的勇气凝成的铁壁。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我虽只能从这些雕塑中窥见一丝先辈风采,革命的精神却永存心中。
--曾子瑶

感受;海河边阳光明媚,人们悠闲地散步,垂钓,观光。旁边屹立着的金汤桥,不禁让人想起过去先辈们的点点滴滴,他们或许像桥下的雕塑一样英勇顽强,也或许正是与我们年纪相仿的青少年,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新时代青年应该强大起来,为祖国贡献出自己力量,或发奋读书助力祖国科学事业,或扛起弹药坚守祖国大地,或拿起画笔充实文化之世界。
--曾怡

在平津战役中,解放军八纵二十四师与一纵在金汤桥上实现胜利会师,金汤桥成为象征着天津解放的标志性建筑。今天我来到金汤桥下,见两辆退役的35吨重军用坦克和两门大炮也放置在广场内,回顾解放天津胜利会师的历史时刻,不由画下这场战役的“功臣”。
--全若冰

坐落在公园里的这架坦克历经百年沧桑,已经锈迹斑斑、满是风尘,曾经国防的先烈们将它造出来保家卫国,如今它已功德圆满,安坐在公园一角。如今孩子们无忧无虑地在上面玩耍,笑靥如花,这都是先辈们的负重前行,才有今日的岁月静好。
--石塬椿

靳梓湉
孙文鑫

李璐瑶


俞梦圆

尚美伊
寻迹党史,感悟初心
中国画学院学子用最直观的画面,
表达心中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