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介的语言——中国绘画色彩背后的科学》
科普艺术展将亮相天津美术学院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后首届全国科普月的重要项目之一,由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与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共同主办的跨学科展览“媒介的语言——中国绘画色彩背后的科学”将于 2025年9 月 28 日下午3点,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青年空间开幕,展期至 10 月 28 日。
本次展览联合天津师范大学化学科普基地、天津市河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天津博物馆、上海马利画材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力量,围绕色彩的物质性与文化性系统揭示中国绘画中色彩的科学成分与审美价值。
展览共设六大板块——“中国颜料的四维溯源”“墨分五色:东方美学的视觉叙事”“观色见心:中国色彩背后的情感与隐喻”“破界重塑:媒介语言的当代转换”“我的东方色彩萌兽”“丹青密码:颜料构成的化学方程式”,力求从矿物学、植物学、化学、医学、心理学等角度展开跨学科对话。
展览期间,主办方将推出包括策展人导览、专家对谈、专题讲座、艺术工作坊、文化研学、颜料再生计划等相关公共教育与学术活动,邀请美术批评、文物修复、化学分析、中国画色彩研究等领域专家现场互动,促进文物保护、技艺传承与公众科普。同时,10 月 10 日恰逢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展览特别策划“宫廷配色体系与颜料工艺”单元,以此展示中国传统配色的多重功能与象征意涵。
此外,本次展览得到了天津市河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及区内 9 所中学、12 所小学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学生们以“生肖”为切入点,结合东方色彩,对传统色系在当代生活中的视觉重构展开创作,为展览增添了鲜活的公众视角。
1、2025年9月28日15:00,展览开幕、策展人导览、化学专家现场互动《化学视角解密中国颜色如何历久弥新并充满魅力》(刘忠义/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高级实验师,化学科普基地负责人,王娅妮/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讲师)
2、2025年10月1日,“丹青国色,‘盒’乐不为”中国画色彩创作体验活动Ⅰ
3、2025年10月2日,“墨色妙笔,‘石’分有趣”中国画色彩创作体验活动Ⅱ
4、2025年10月3日,“宫彩华章,御色传承——故宫中的色彩美学”中国画色彩创作体验活动Ⅲ
5、2025年10月9日 10:00,专家现场互动《敦煌色彩与中国文化》(赵栗晖/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院副院长,中国美协重彩画研究会副会长)
6、2025年10月9日 14:00,学术讲座×艺术对谈《中国画的“墨”与“色”》(贾方舟/著名美术理论家、批评家)
7、2025年10月10日10:00, 专家现场互动《古画褪色修复的科学伦理》(李炯/天津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部修复师)
8、2025年10月10日 14:00,学术讲座《中国花鸟画的色彩美学》(李云涛/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学院副院长)
9、2025年10月12日,“博物馆中的跨时空色彩研学之旅”。
主办方期待社会公众在“艺术+科学”的融通体验中,重新认识色彩这一“媒介语言”的文化底蕴与当代活力。
相关活动具体安排请关注中国画学院与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官方公众号。
总策划:邱志杰
策划:寇疆辉
展览总监:李旭飞
策展人:叶春辉
活动组织:李强、吕金亮
艺术顾问:周午生、赵栗晖、李云涛
行政协调:于童、徐楚蒙
展览统筹:张倩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