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和“质”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如《论语》中所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体现了优秀人格养成所必备的因素,即以“礼”为内涵的“文”和以“仁”为核心的“质”。此外,最重要的还在于“文”“质”二者的和谐相济,平衡兼备。
此次“2023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花鸟画教师作品展暨教学研讨会”的举办,旨在通过加强校际合作交流,多维度展示与总结新时期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花鸟画教学创作的成果,积极推进这一艺术形式在高等艺术教育领域的教学与科研进步。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该画集以“文质清华”命名,意在突出两个目的。第一,中国花鸟画在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厚的精神内涵,强调通过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主体生命情怀与自然万物的交融。而“文质清华”所强调的文化修养、品德高尚等特质,与中国花鸟画追求的审美境界和价值认同相互支撑。第二,花鸟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其中蕴含的诗性感染力和审美情趣是文人雅士的心境写照。而“文质清华”不仅强调砥砺人品与修养心性对于成长的意义,更与花鸟画所追求的“尚真”“尚善”“尚美”产生关联。因此,“文质清华”在这里是艺术语言的“人格化”体现,并包含了一种思考维度和价值认同。
中国画发展到今天,从教育范式到实践路径都有待进一步探赜,这是当代人与后代人需要不断追寻的艺术使命。作为思想表达和情感净化的重要媒介——花鸟画,尤其值得我们从艺术发展观的角度,用辩证思维和生态伦理思想去进行融合研究。
首先,花、鸟二字分别代表了两类不同事物,而据考证,“花”“鸟”组合使用的风潮始于唐诗。由此开始,“花鸟”这一艺术形式便超越了单体汉字的实际意义,而涵盖了更大空间的内涵和思想境界。按照“情景契合”与“诗歌形象”这一中国传统美学构成理论分析,以“花鸟”为视觉符号的景物与环境代表了一种“意象”,所谓“意象”即指画家的“心中之象”,这决定了作品中的表现内容并非单一的客观造型,而是一种“发之于物,会之于心”的情感表达。与此同时,中国花鸟画与诗歌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与互动,二者都是表达自然之美的媒介,而诗歌中的景也是一种充满情趣的“意象”,“情景相生而且相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朱光潜)。在此基础上,花鸟画家从创作中通过调动想象,将自然中的“物”与“我”看作一体,认为美由内心感发,使客观物象与个人生命意象进行结合,借助“移情”在“花鸟”艺术中实现了自己的人格理想。可见,花鸟画既是画家寄情于物,“以画绘诗”的情感体验,又是诗人通过“以诗作画”营造内心世界的可视化载体。
其次,中国花鸟画的精神内涵来源于传统文化中的 “天人合一”,强调通过表现大千世界的美好和秩序,传达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和谐统一的追求。这与当下所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
在中国人思维中,“宇宙意识”与“自然意识”植根于内心深处,无论是儒家提出的“天然一理”和谐观,还是道家秉持的“道法自然”,都体现为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本源和生命本体的思考与追问。而花鸟画的艺术价值在于,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传递审美信息,使受众从自然意象中获得精神认同,进而达成共情并感受愉悦。另一方面,花鸟画中表现出的人文关怀、尊重生命、敬畏自然,都是强调在万物循环过程中,人与世界的友好和谐。这些思想无不体现为一种深沉博大的艺术境界和充满哲思的生态智慧。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议题,而具有生命意识和深层伦理价值观的中国花鸟艺术,不仅承载着对生态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更因其深厚的艺术特质和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将成为对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华美学形式。如今,我们处在一个多元并存的时代,“包容性”是实现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文质清华”的主题便强调了本次活动力求实现南北通融、文质兼备的初衷。期待从“花鸟”艺术创作这一切入点出发,让更多人体会到那股推动传统艺术前进的力量,并能在看待中国绘画时拥有一个崭新的视角,进而多一种理解文化的维度。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贾广健
2023年12月
赵斌。号大足。满族,1968年出生,辽宁沈阳人。1987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2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工笔画学会副主席,辽宁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涅槃 纸本设色 210cm×230cm 2023年
杨振凯,1972年出生,辽宁沈阳人。现为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辽宁省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版纳细雨 纸本设色 69cm×138cm 2021年
刘明孝,1964年出生,四川自贡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工笔画学会会长、重庆书画院院长。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三次入选全国美展,获中国小幅油画作品大展艺术奖、获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最佳创作奖。作品被大英博物馆、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外交部、四川省美术馆、厦门美术馆、重庆市美术馆、山东美术馆、苏州尹山湖美术馆等多家单位收藏。
火烈鸟 纸本设色 192cm×96cm 2023年
侯薇薇,女,1977年出生,甘肃天水人。200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获得第一届南京国际美术展铜奖、第五届全国美术院校美术大赛特等奖、第二届南京国际美术展铜奖、第六届重庆市美术作品展优秀奖、2017中国-南亚东南亚国际美术展(纸上作品)优秀奖等,参加学院·全国青年教师中国画学术邀请展等。出版专著《水墨表现研究》《中国画导论·一种个体的叙事》《侯薇薇作品》等。
马媛媛,女,1979年出生,甘肃甘南人。200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花鸟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入选第十二、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获得第五、六、七届重庆市美术作品展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重庆市首届综合材料展优秀奖,首届重庆中国画小品展二等奖。作品被我国教育部、外交部及多家美术馆收藏。
意象生发·祥羽 纸本设色 63cm×65.5cm 2023年
张湸(亮),满族,1985年出生,辽宁沈阳人。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西东大学访问学者,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创研院院长。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四川省专家服务团专家、重庆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委员。
龙的传人 绢本重彩 245cm×800cm 2021年
郝孝飞,1974年出生,山东莱阳人。2003年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理事,湖北省工笔画学会理事。
满庭芳之一 绢本设色 21cm×107cm 2022年
张大风,1965年出生,浙江绍兴人。湖北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 后留校任教。现为九三学社湖北美术学院支社主委,湖北美术学院 书画绘本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国格乐 大学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书画高研班导师,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 副院长,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湖北书画院 院长,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北省美学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 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芳春三友 纸本设色 360cm×450cm 2022年
肖蓝,1969年出生,湖北潜江人。现为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 院教授,中国工笔画艺术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 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湖北省工笔画学会副 会长。2009年至2010年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2010年在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艺术馆举办精神的隐喻·肖蓝绘画作品展。曾参 加全国第五、六届工笔画大展,第九、十一、十二届湖北省美 术作品展,中国艺术大展·中国画展,丹青楚韵·湖北中国画 作品展等。
夏之一 绢本设色 44.5cm×65.5cm 2022年
胡立华,女,1978年出生,湖北黄冈人。200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工笔花鸟专业,师从张导曦,获硕士学位。2018年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师从林若熹。2019年1月至今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现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工笔画学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美术展览。
董世君,1978年出生,湖北襄阳人。本科、硕士毕业于湖北美术学 院,博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花 鸟画教研室教师。
百花同行·白莲 纸本水墨 42cm×33cm 2022年
张阳,1990年出生,湖北襄阳人。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讲师,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作品被中国驻乍得大使馆、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发改委、关山月美术馆等处收藏。出版《中国画入门精解·白描技法一本通》等系列丛书。
回风绿萍 绢本设色 43cm×30cm×2 2022年
张廷青,1991年出生,甘肃酒泉人。2017年取得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画(综合)方向硕士研究生学历,师从张导曦教授。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学学会会员、湖北省工笔画学会会员。
陈含章,1992年出生,湖北武汉人。201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18年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师从林若熹先生。2022年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师从江宏伟先生。现为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中国画报协会会员。
春和景明 纸本设色 240cm×124cm 2022年
总策划
贾广健
执行策划
寇疆晖
策展人
赵栗晖 李云涛
学术指导委员会
主任:贾广健
副主任:寇疆晖 岳黔山
顾问:霍春阳 张立辰 郭怡孮
郭石夫 方楚雄 唐勇力
组织委员会
主任:贾广健
副主任:寇疆晖
委员:唐勇力 岳黔山 韩璐 赵栗晖
李云涛 许敦平 刘西洁 赵斌 肖志
郝孝飞 阴澍雨 王巍 束新水 杨斌
陶朝来 满江红 缪肖俊
秘书处
秘书长:李云涛
副秘书长:方勇 霍岩
成员:陈昭 杨娜 丁伟
高天云 王少桓
主办单位
天津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津美书院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天津美术学院科研与研究生处
天津美术学院教务处
参展院校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上海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
及特邀专家
展览时间
2023.12.07-12.14
开幕式
2023.12.12(周二) 上午10时
展览地点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二层B,三层A/B,四层A/B
研讨会
第一场 2023.12.12 下午1:30-5:30
第二场 2023.12.13 全天
研讨会地点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序厅
参观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时间:9:30-17:30(17:00停止进馆)
星期:周二至周日免费开放,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地址: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天津市河北区中山路)
图文编辑| 高海洋 王凤佳 王之都
初审| 方勇
终审| 赵栗晖 李云涛
出品|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