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和“质”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如《论语》中所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体现了优秀人格养成所必备的因素,即以“礼”为内涵的“文”和以“仁”为核心的“质”。此外,最重要的还在于“文”“质”二者的和谐相济,平衡兼备。
此次“2023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花鸟画教师作品展暨教学研讨会”的举办,旨在通过加强校际合作交流,多维度展示与总结新时期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花鸟画教学创作的成果,积极推进这一艺术形式在高等艺术教育领域的教学与科研进步。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该画集以“文质清华”命名,意在突出两个目的。第一,中国花鸟画在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厚的精神内涵,强调通过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主体生命情怀与自然万物的交融。而“文质清华”所强调的文化修养、品德高尚等特质,与中国花鸟画追求的审美境界和价值认同相互支撑。第二,花鸟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其中蕴含的诗性感染力和审美情趣是文人雅士的心境写照。而“文质清华”不仅强调砥砺人品与修养心性对于成长的意义,更与花鸟画所追求的“尚真”“尚善”“尚美”产生关联。因此,“文质清华”在这里是艺术语言的“人格化”体现,并包含了一种思考维度和价值认同。
中国画发展到今天,从教育范式到实践路径都有待进一步探赜,这是当代人与后代人需要不断追寻的艺术使命。作为思想表达和情感净化的重要媒介——花鸟画,尤其值得我们从艺术发展观的角度,用辩证思维和生态伦理思想去进行融合研究。
首先,花、鸟二字分别代表了两类不同事物,而据考证,“花”“鸟”组合使用的风潮始于唐诗。由此开始,“花鸟”这一艺术形式便超越了单体汉字的实际意义,而涵盖了更大空间的内涵和思想境界。按照“情景契合”与“诗歌形象”这一中国传统美学构成理论分析,以“花鸟”为视觉符号的景物与环境代表了一种“意象”,所谓“意象”即指画家的“心中之象”,这决定了作品中的表现内容并非单一的客观造型,而是一种“发之于物,会之于心”的情感表达。与此同时,中国花鸟画与诗歌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与互动,二者都是表达自然之美的媒介,而诗歌中的景也是一种充满情趣的“意象”,“情景相生而且相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朱光潜)。在此基础上,花鸟画家从创作中通过调动想象,将自然中的“物”与“我”看作一体,认为美由内心感发,使客观物象与个人生命意象进行结合,借助“移情”在“花鸟”艺术中实现了自己的人格理想。可见,花鸟画既是画家寄情于物,“以画绘诗”的情感体验,又是诗人通过“以诗作画”营造内心世界的可视化载体。
其次,中国花鸟画的精神内涵来源于传统文化中的 “天人合一”,强调通过表现大千世界的美好和秩序,传达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和谐统一的追求。这与当下所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
在中国人思维中,“宇宙意识”与“自然意识”植根于内心深处,无论是儒家提出的“天然一理”和谐观,还是道家秉持的“道法自然”,都体现为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本源和生命本体的思考与追问。而花鸟画的艺术价值在于,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传递审美信息,使受众从自然意象中获得精神认同,进而达成共情并感受愉悦。另一方面,花鸟画中表现出的人文关怀、尊重生命、敬畏自然,都是强调在万物循环过程中,人与世界的友好和谐。这些思想无不体现为一种深沉博大的艺术境界和充满哲思的生态智慧。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议题,而具有生命意识和深层伦理价值观的中国花鸟艺术,不仅承载着对生态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更因其深厚的艺术特质和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将成为对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华美学形式。如今,我们处在一个多元并存的时代,“包容性”是实现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文质清华”的主题便强调了本次活动力求实现南北通融、文质兼备的初衷。期待从“花鸟”艺术创作这一切入点出发,让更多人体会到那股推动传统艺术前进的力量,并能在看待中国绘画时拥有一个崭新的视角,进而多一种理解文化的维度。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贾广健
2023年12月
阴澍雨,1974年出生,河北霸州人。1994年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陶瓷美术专业。200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与书法系主任,《美术观察》栏目主持。。
故园 纸本设色 247cm×125cm 2022年
唐建,1965年出生,山东诸城人。文艺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踏遍苍山觅玉葩 纸本水墨 240cm×120cm 2020年
王德芳,女,1968年出生,黑龙江伊春人。199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花鸟画室。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专业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
秀羽珍禽 纸本设色 278cm×140cm 2023年
徐福山,1970年出生,山东平度人。文学博士。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院长、写意画院院长,文化艺术出版社社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评委,中华艺文奖基金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朱竹图 纸本设色 248cm×129cm 2022年
刘波,字荷生。1974年出生,内蒙古人,祖籍山西。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艺术史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出版基金评委,第十一、十二届全国青联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先后发表学术论文、艺术评论、随笔、诗词联语等共计五十余万字。出版个人画集、文集、书法集、译著等著作十余部。
十里横塘过雨 纸本水墨 138cm×69cm 2019年
高茜,女,1973年出生,江苏南京人。199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至2013年,就职于上海美术馆。201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专职画家,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
穆穆鸾凤图之一 纸本设色 63cm×173cm 2021年
刘英,女,1968年出生,陕西西安人。本、硕均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1994年毕业并留校任教。现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花鸟画工作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榴枝栖鸟 纸本设色 152cm×38cm 2020年
麻元彬,1969年出生,陕西西安人。199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艺术与考古研究专业,获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扶贫互助·记留坝县杨家沟中华蜂养殖基地 纸本水墨 240cm×200cm 2021年
陈斌,1963年出生,江苏南通人。198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 (今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至今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刘文西工作室,现为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西安美院古琴协会会长。陕西省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洛阳龙门博物馆名誉馆长,陕西省国画院特聘画家,华山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艺术品司法鉴定中心书画鉴定专家。
李君明,1968年出生,新疆乌鲁木齐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作品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全国首届中国花鸟画展、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百年风华·中国国家画院全国花鸟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姹紫嫣红·中国国家画院主题性花鸟画创作学术邀请展、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中国画·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花鸟画教师作品展、画语诠新语境·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花鸟画教师作品展、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
戈壁生涯 纸本设色 138cm×68cm 2022年
焦永峰,1976出生,陕西富平人。200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画专业方向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促进会国潮委员会委员,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花鸟画工作室教师,陕西省中国画学会理事,陕西省当代画院副院长,陕西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第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首届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陕西省第九届艺术节绘画摄影展、陕西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品展等。
见证百年 纸本设色 200cm×180cm 2021年
金纳,满族,1969年出生,北京人。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花鸟画教学、研究与创作。著有《工笔花鸟画技法》《新编工笔花鸟画》《两宋院体花鸟画教学与研究》《白描花卉临摹范本》《宋人册页临摹范本系列》《中国现代艺术与设计学术思想丛书·俞致贞文集》《巨擘传世·近现代中国画大家俞致贞》等。
翁颖涛,女,1975年出生,上海人。2002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 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并于同年留校任教。现为上海大学上海美 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上海书画院兼职画师,上海美术学院水墨缘 工作室成员。曾出版《宋人小品临摹技法二》《中国古典绘画技法 赏析系列·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国古代线描画临本》宋代花鸟部 分,主编《2017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本科教学案例选编》。
月光百合 纸本设色 118cm×65cm 2022年
马新阳,女,1980年出生,山东青岛人。本、硕均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霍春阳教授。2013年至201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师从霍春阳教授。2016年至今为上海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斯沃奇和平饭店艺术中心入驻艺术家。
秋江水落波痕浅 纸本设色 66cm×40cm 2021年
包若冰,女,1993年出生,浙江东阳人。201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获硕士学位,师从刘海勇教授。2022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艺术学博士学位,师从张立辰教授。现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讲师。
春意融融 纸本设色 190cm×55cm 2022年
孔六庆,1955年出生,江苏无锡人。曾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系中国美术史学科带头人,中国画系花鸟画工作室主任。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代表性学术专著有《中国花鸟画史》《中国花鸟画学研究》《继往开来·明代院体花鸟画研究》《春秋花语》等
。
山雾袭来 纸本水墨 96cm×66cm 2018年
杨晓奇(杨立奇),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硕士。现为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书画院副院长,南京市花鸟研究学会副会长。
素练风霜起 纸本水墨 120.5cm×246cm 2015年
李雨蒙,1993年出生,黑龙江双鸭山人。201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现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作品入选八荒通神·第六届哈尔滨美术双年展、南田秀逸·中国画作品展览、雨花满天·2021全国花鸟画作品展、运河画脉 南天风骨·2020恽南田艺术双年展、南京市艺术基金等。
幽篁深处 绢本水墨 140cm×240cm 2022年
张孙哲,1991年出生,江西鹰潭人。本、硕均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花鸟)专业,202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博士后。曾参与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化视阈下的唐宋绘画色彩的虚拟复原研究与传统色彩资源库建设』研究。现为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工作室教师,校聘副教授,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和风送莲香 纸本水墨 240cm×200cm 2023年
总策划
贾广健
执行策划
寇疆晖
策展人
赵栗晖 李云涛
学术指导委员会
主任:贾广健
副主任:寇疆晖 岳黔山
顾问:霍春阳 张立辰 郭怡孮
郭石夫 方楚雄 唐勇力
组织委员会
主任:贾广健
副主任:寇疆晖
委员:唐勇力 岳黔山 韩璐 赵栗晖
李云涛 许敦平 刘西洁 赵斌 肖志
郝孝飞 阴澍雨 王巍 束新水 杨斌
陶朝来 满江红 缪肖俊
秘书处
秘书长:李云涛
副秘书长:方勇 霍岩
成员:陈昭 杨娜 丁伟
高天云 王少桓
主办单位
天津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津美书院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天津美术学院科研与研究生处
天津美术学院教务处
参展院校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上海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
及特邀专家
展览时间
2023.12.07-12.14
开幕式
2023.12.12(周二) 上午10时
展览地点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二层B,三层A/B,四层A/B
研讨会
第一场 2023.12.12 下午1:30-5:30
第二场 2023.12.13 全天
研讨会地点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序厅
参观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时间:9:30-17:30(17:00停止进馆)
星期:周二至周日免费开放,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地址: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天津市河北区中山路)
图文编辑| 高海洋 王凤佳 王之都
初审| 方勇
终审| 赵栗晖 李云涛
出品|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